天后宮,作為供奉媽祖的海神廟宇,其最早建立的年代大約是宋代,具體時間約為公元10世紀。位於福建省泉州的「湄州天后宮」是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宮,始建於宋代,並在歷代不斷修建擴建。雖然天后宮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隨着媽祖信仰的傳播逐漸發展起來的,但大多數天后宮的興建時間集中在宋代之後。


天后宮始建年代考證



天后宮的始建年代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它不僅關乎建築本身的歷史,更反映了媽祖信仰的演變和傳播軌跡。雖然現存最早的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泉州的「湄州天后宮」被認為始建於宋代,但關於其具體時間,學術界仍存在着不同的觀點。



一些學者認為,湄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應該更早,可能追溯至唐代甚至更早。他們基於以下幾點推測:




  • 媽祖信仰起源於唐代: 媽祖,即林默娘,傳說為宋代福建莆田人,是一位海神,庇護航海漁民。然而,媽祖信仰的起源可能早於宋代,唐代時期已有一些關於媽祖的民間傳說和祭祀活動,這為天后宮的早期建立提供了可能性。

  • 唐代已有海神廟:唐代時期,沿海地區已有祭祀海神的廟宇,例如浙江的「東海神廟」。這些廟宇的建立與當時航海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也可能為天后宮的雛形提供了一些參考。

  • 宋代之前已存在媽祖廟:雖然現存最早的天后宮建於宋代,但一些學者認為,在宋代之前,福建沿海地區可能已存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媽祖廟,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復存在,無法作為直接證據。



然而,也有學者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湄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應當確切地定在宋代,即公元10世紀。他們認為,湄州天后宮作為媽祖信仰的主要中心,其建立時間與媽祖信仰的正式確立和傳播密切相關。宋代時期,媽祖信仰得到官方認可,並開始在民間廣泛傳播,這為天后宮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湄州天后宮的建築風格和文物遺存也表明其建於宋代。例如,宮殿內部的建築結構、彩繪、雕刻等都具有明顯的宋代風格,並且發現了一些宋代的文物,例如石碑、石刻等。這些考古證據為天后宮的宋代建立提供了更加確鑿的證據。




天后信仰的起源與傳播



天后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與一位名叫林默娘的女性有關。林默娘出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的福建莆田湄洲島,傳說她具有神異能力,曾在海上救助過許多遇難的船員,深受當地漁民的敬仰。

在宋代,海上貿易活動頻繁,航海事業蓬勃發展,而漁民們在航海過程中面臨着各種風險。林默娘的傳奇故事讓她逐漸被視為海上守護神,人們開始在沿海地區建立廟宇供奉她,稱之為天后宮

天后信仰的傳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 航海活動的推動


  • 宋代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的航海活動日益頻繁,漁民和商船需要祈求航海平安,天后信仰逐漸傳播至中國東南沿海各省,並隨着中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傳播至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 官方的認可與推廣


  • 宋朝政府也逐步認可了天后信仰,並對天后宮進行修建和擴建。明代更是將天后封為「天妃」,清代又封為「天后」,並將天后宮納入官方祭祀系統,天后信仰的傳播得到了官方的強力推動。



  • 民間的信仰與傳承


  • 天后信仰的傳播與民間的信仰和傳承息息相關。漁民、船工、商人等航海者都將天后視為自己的守護神,他們會在航海前到天后宮祈求平安,並在航海過程中,也會祈求天后保佑。天后信仰的傳播也與民間的口頭傳說、戲曲、文學作品等形式密切相關,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天后信仰的認識和理解,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天后信仰的傳播不僅僅是一種宗教信仰的傳播,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天后作為海上守護神,她的精神和信仰鼓舞着航海者克服困難,追求平安和幸福。天后信仰的傳播也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天后宮建立年代考證



    除了「湄州天后宮」之外,各地天后宮的建立年代,則需要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進行考證。以下列舉一些重要的天后宮建立年代考證:



    1. 福建省



    • 泉州天后宮:除了最早的湄州天后宮之外,泉州天后宮也是福建省重要的天后宮之一。泉州天后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並在明清時期得到擴建。據史料記載,泉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約為宋代的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至1085年),但其建築在歷經多次重修後,已難以辨識其原始面貌。

    • 漳州天后宮:漳州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始建於宋代,與泉州天后宮、湄州天后宮並稱為福建省三大天后宮。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南宋時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

    • 廈門天后宮:廈門天后宮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始建於明代,是福建省的重要天后宮之一。據史料記載,廈門天后宮的始建年代為明代的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至1424年),當時是由航海者在廈門島上建立的。



    2. 廣東省



    • 廣州天后宮:廣州天后宮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始建於明代,是廣東省最重要的天后宮之一。據史料記載,廣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為明代的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當時由廣州的航海者建立的,以供奉媽祖。

    • 潮州天后宮:潮州天后宮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始建於宋代,是廣東省重要的天后宮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南宋時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



    3. 台灣省



    • 鹿港天后宮:鹿港天后宮位於台灣省彰化縣鹿港鎮,始建於明代,是台灣省最重要的天后宮之一。據史料記載,鹿港天后宮的始建年代為明代的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至1566年),當時由台灣的航海者建立的,以供奉媽祖。

    • 台南大天后宮:台南大天后宮位於台灣省台南市,始建於清代,是台灣省重要的天后宮之一。據史料記載,台南大天后宮的始建年代為清代的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至1722年),當時由台灣的漢人移民建立的,以供奉媽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天后宮的建立年代只是根據現有的史料和考古發現推斷出來的。由於歷史資料的缺失和建築的多次重修,一些天后宮的建立年代仍存在爭議。對於那些對天后宮建立年代感興趣的人,需要參考更多相關的史料和研究成果。

















































    天后宮建立年代考證
    地區 天后宮 始建年代 備註
    福建省 泉州天后宮 宋代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至1085年) 歷經多次重修
    漳州天后宮 宋代南宋時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
    廈門天后宮 明代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至1424年) 由航海者建立
    廣東省 廣州天后宮 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 由廣州航海者建立
    潮州天后宮 宋代南宋時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
    台灣省 鹿港天后宮 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至1566年) 由台灣航海者建立
    台南大天后宮 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至1722年) 由台灣漢人移民建立


    天后宮建制演變與年代考證



    除了上述的湄州天后宮之外,各地天后宮的建制與年代考證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關於天后宮發展的資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時期的天后宮建築風格和規模都存在顯著差異,這些變化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發展和媽祖信仰的影響。



    宋代天后宮



    宋代天后宮建築風格相對簡單,多以磚木結構為主,規模較小。以現存最早的天后宮——泉州湄州天后宮為例,宋代的建築主要包括大殿、拜殿、左右廂房等。大殿供奉著媽祖神像,是整個宮殿的核心建築。拜殿則是供信徒祭拜媽祖的地方。左右廂房則用於存放香火和祭祀用品。




    • 建築風格:以磚木結構為主,規模較小。

    • 主要建築:大殿、拜殿、左右廂房。

    • 功能:供奉媽祖神像,進行祭拜。



    元代天后宮



    元代天后宮的建築規模和規模有所擴大,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建築元素。例如,元代的天后宮開始出現了牌坊和山門,以及更加精緻的雕刻和彩繪。同時,元代天后宮也開始強調建築的莊嚴和威嚴,以彰顯媽祖的崇高地位。




    • 建築規模:有所擴大。

    • 新增建築元素:牌坊、山門、精緻的雕刻和彩繪。

    • 建築風格:更加莊嚴和威嚴。



    明清天后宮



    明清時期的天后宮建築發展到了頂峯。明清時期的天后宮建築規模宏偉,建築風格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融入了更多的地方特色。例如,福建省的許多天後宮都採用了閩南建築風格,而廣東省的天后宮則融入了嶺南建築風格。此外,明清時期的天后宮還開始興建一些附屬建築,例如香客樓、戲台等,為香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 建築規模:宏偉。

    • 建築風格:豐富多彩,融合地方特色。

    • 新增建築:香客樓、戲台等。



    通過對各地天后宮建築風格和規模的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后宮的建制演變與年代考證。從宋代的簡單樸素到明清時期的宏偉壯麗,天后宮建築的發展反映了媽祖信仰的興盛和社會的發展。同時,天后宮的建築風格也體現了不同時期的建築藝術和文化特色。




    天后宮最早建立的年代大約是何時?結論



    綜上所述,天后宮最早建立的年代大約是宋代,具體時間約為公元10世紀。 雖然關於湄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學術界仍存在不同觀點,但現存最早的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泉州的「湄州天后宮」被認為始建於宋代,並且其建築風格和文物遺存也佐證了這一推斷。隨着媽祖信仰的傳播,各地天后宮逐漸興建起來,但大多數天后宮的建立時間集中在宋代之後。



    天后宮的建立,不僅是建築史上的重要事件,更反映了媽祖信仰的演變和傳播軌跡。從簡單樸素的宋代天后宮,到規模宏偉的明清時期天后宮,天后宮的建制演變和建築風格,都見證了媽祖信仰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研究天后宮的建立年代,不僅有助於我們瞭解中國傳統建築的發展史,更可以加深我們對媽祖信仰的理解,進一步認識中國古代海洋文化和社會文化的多樣性。




    天后宮最早建立的年代大約是何時?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天后宮最早建立的年代是何時?


    天后宮最早建立的年代大約是宋代,具體時間約為公元10世紀。位於福建省泉州的「湄州天后宮」是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宮,始建於宋代,並在歷代不斷修建擴建。



    2. 天后宮的建立年代是否都集中在宋代?


    雖然天后宮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隨着媽祖信仰的傳播逐漸發展起來的,但大多數天后宮的興建時間集中在宋代之後。



    3. 除了湄州天后宮之外,其他天后宮的建立年代如何考證?


    除了「湄州天后宮」之外,各地天后宮的建立年代,則需要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進行考證。例如,根據史料記載,泉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約為宋代的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至1085年),而廣州天后宮的始建年代則為明代的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掉入礦坑的妹仔 的頭像
      掉入礦坑的妹仔

      天然水晶分享小天地

      掉入礦坑的妹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